本文共 358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1 分钟。
socket属于常用的http协议之下的让我们可以使用tcp/ip协议的一个接口。
socket编程的模式其实是非常固定的。
上图:
server必须是随时处于一个监听的状态和服务的状态,因为不知道客户端什么时候会发送来请求。
绑定协议、地址、端口。
每一个应用程序只能占用一个端口,服务器a到服务器b发数据时,数据是不知道是由哪个应用程序接受的,这时候就需要端口机制,每一个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端口。
socket连接后,只要不关闭连接,服务端可以一直给客户端发送请求,但是在http中,只完成一次发送数据就停止了。
编写测试代码: 新建文件sever.py
import socketserver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 socket.SOCK_STREAM)# 绑定ip 端口server.bind(('0.0.0.0', 8000))# 监听server.listen()sock, addr = server.accept()# 接受client端发来的数据data = sock.recv(1024)# 打印数据print(data.decode('utf8'))# 给client发数据sock.send("hello".encode("utf8"))# 关闭server.close()sock.close()
新建文件client.py
import socketclient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 socket.SOCK_STREAM)client.connect(('127.0.0.1', 8000))# 给server端发数据client.send("allen".encode("utf-8"))# 接受server端发来的数据data = client.recv(1024)# 打印数据print(data.decode('utf8'))# 关闭client.close()
首先运行server.py,再运行client.py,观察打印结果,可以看到,数据发送接收已经是实现。
要实现双向交流,肯定不能做close操作,改为一直while循环,
代码: 修改srever.py
import socketserver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 socket.SOCK_STREAM)server.bind(("0.0.0.0", 8000))server.listen()sock, addr = server.accept()while True: # 接受client端发来的数据 data = sock.recv(1024) # 打印数据 print(data.decode('utf8')) re_data = input() # 给client发数据 sock.send(re_data.encode("utf8"))
修改client.py
:
import socketclient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 socket.SOCK_STREAM)client.connect(('127.0.0.1', 8000))while True: # 输入消息 re_data = input() client.send(re_data.encode("utf8")) # 接受client端发来的数据 data = client.recv(1024) # 打印数据 print(data.decode('utf8'))
运行server.py ,再运行client.py,在client.py中输入要发送的文字,在server.py中观察接收到的文字,再在server.py中发送文字,在client.py中查看。
以上就是实现了最初级的基本聊天过程。
如果要在网页上做一个聊天模块,一般都是需要用web socket来实现。所谓多用户聊天,其实平时我们也经常遇到。
假如你是一位线上客服人员,你需要接待的人员可能同时有多位,当你和A用户聊天时,并不妨碍和B用户C用户给你发消息,而你回消息,回给A用户的消息只有A用户可以看到,B用户是看不到的,接着看如何实现这种功能。 首先client.py的代码不用改动,只需修改server.py:import socketimport threadingserver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 socket.SOCK_STREAM)server.bind(('0.0.0.0', 8000))server.listen()def handle_sock(sock, addr): while True: data = sock.recv(1024) print(data.decode("utf8")) re_data = input() sock.send(re_data.encode("utf8"))while True: sock, addr = server.accept() #用线程去处理新接收的连接(用户) client_thread = threading.Thread(target=handle_sock, args=(sock, addr)) client_thread.start()
上边代码把接受处理逻辑放到了线程中,每一个线程存放一个不同的socket,主线程来查看有哪些线程进入。
运行server.py,再运行多个client.py,client.py给server发消息,测试可发现可实现上边的客服功能。注:真正客服系统要比这个复杂得多,以上代码仅供测试。
我们平常所用到的requests包,是基于 urllib,urllib实际上是基于socket上来完成的。
requests - urlib - socket 如何通过socket去完成类似urllib中http请求呢?http请求无非就是在tcp协议之上加了一些协议,只要按照这个协议发,就会返回数据。
看代码:import socketfrom urllib.parse import urlparsedef request_demo(url): # url拆分 url = urlparse(url) host = url.netloc path = url.path if path == "": path = "/" # 建立socket连接 client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 socket.SOCK_STREAM) client.connect((host, 80)) client.send("GET {} HTTP/1.1\r\nHost:{}\r\nConnection:close\r\n\r\n".format(path, host).encode("utf8")) data = b"" # 每次读取1024大小,循环知道读取完毕 while True: d = client.recv(1024) if d: data += d else: break data = data.decode("utf8") print(data) client.close()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: url = 'http://www.baidu.com' request_demo(url)运行结果包含两部分:第一部分request header第二部分html源码
建立连接的过程是比较费时的,一般在使用socket编程都是为了解决长连接的问题,而不是说每发送一个请求数据返回就把它关掉。
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交互的过程,这时候socket就派上用场了,有了socket后我们的代码灵活性高,它完全可以让我们将整个过程变得可以操控。
转载地址:http://bmiql.baihongyu.com/